近两年,全国很多学校都在假期面向市民开放了体育场地,运动爱好者纷纷前去“打卡”,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围绕校园体育场地设施面向公众开放的线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包括公办学校在内的事业单位体育场地面积占全国的四成多。这般现实下,盘活现有资源,将学校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一方面缓解了市民健身需求与体育设施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学校服务社会、与社会加强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方式。
在北京,一七一中学暑期期间向社会开放了体育场地,并吸引了许多市民组团打卡、就近锻炼,大家一个个矫健的身影成为暑期校园的别样风景。家住附近的刘宸说,“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假期开放校园健身场地,让运动不‘断档’,为学校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期待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能有更多的学校放开健身场地,让更多居民受益。”
一些学校在假期向社会开放了体育场地,还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全时段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记者走访了解到,北京汇文中学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时,学校都在保证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不被打扰的前提下,以集体的形式,向社区和周边学校开放、共享。学校的操场和学校的教学区域实行“硬”隔离,外校人员进入学校操场无需从学校正门进入,可以从体育场专属的侧门进入。整个体育场的区域都是独立的,设置独立的卫生间等设施,满足场内人员必要需求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区域。很多周边居民对此表示:“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线分钟健身圈’,我们不仅要在这个国庆假期每天都来汇文中学健身,还希望越来越多的校园向市民打开大门,让大家在学校运动场健身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学校体育场馆数量多,但多为封闭管理,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化解了人们去哪儿锻炼的烦恼。一些学生家长则提出了一些意见:学校放得开也要管得住,比如学校有必要做好运动安全保障,把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好事办好,必须把问题想在前面,把方案定在前面,细化配套措施并抓好落实KU游体育。(转自9月26日《中国体育报》07版)